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多晶硅经铸锭、断锭、切片等工序制成硅片进行加工。p-n结是通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硼和磷形成的。然后,采用丝网印刷,将精心制备的银浆印刷在硅片上,形成网格线。烧结后,同时制作背电极,并在网格线表面涂覆一层减反射涂层。电池就是这样制成的。大电路板由电池芯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而成。通常,铝框架包裹在组件周围,玻璃覆盖在前面,电极安装在后面。通过电池模块等辅助设备,可以形成光伏电站的发电系统。为了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发电后,可通过蓄电池储存或输入公共电网。在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模块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和其他费用占50%。
组件和支架的维护 (1)光伏组件表面应保持清洁,应使用干燥或潮湿的柔软洁净的布料擦拭光伏组件,严禁使用腐蚀性溶剂或硬物擦拭光伏组件。应在辐照度低于200W/㎡的情况下清洁光伏组件,不宜使用与组件温差较大的液体清洗组件。
(2)光伏组件应定期检查,若发现下列问题应立即调整或更换光伏组件。
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玻璃粉碎、背板灼焦、明显的颜色变化;
光伏组件中存在与组件边缘或任何电路之间形成连通通道的气泡;
光伏组件接线盒变形、扭曲、开裂或烧毁,接线端子无法良好接触。
(3)光伏组件上的带电警告标识不得丢失。
(4)使用金属边框的光伏组件,边框和支架应结合良好,两者之间接触电阻不大于4Ω,边框必须牢固接地。
(5)在无阴影遮挡条件下工作时,在太阳辐照度为500W/㎡以上,风速不大于2m/s的条件下,同一光伏组件外表面(电池正上方区域)温度差异应小于20℃。装机容量大于50kWp的光伏电站,应配备红外线热像仪,检测光伏组件外表面温度差异。
(6)使用直流钳型电流表在太阳辐射强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测量接入同一个直流汇流箱的各光伏组件串的输入电流,其偏差应不超过5%。
(7)支架的所有螺栓、焊缝和支架连接应牢固可靠,表面的防腐涂层不应出现开裂和脱落现象,否则应及时不刷。
过多的安装光伏组件会不会和风力发电一样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答:风电的原理是将机械势能转换为电能,风机的转动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对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所以城市不宜建设,一般建于荒漠或浅海地带,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辐照转化为电能,无机械做功,无噪音污染,无辐射,目前光伏电站主要有两类应用,一种是大型地面电站,主要分布在西北人迹稀少的地方,其次就是分布式光伏电站,比如家庭屋顶、工商业屋顶、鱼光互补等,这两种模式都不会造成气候及生态破坏,反而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为防止光电组件遭重物撞击,能不能给光伏阵列加装铁丝防护网?
答:不建议分布式光伏发电安装铁丝防护网。因为给光伏阵列加装铁丝防护网可能会给组件局部造成阴影,形成热斑效应,对整个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合格的光伏组件均已通过冰球撞击实验,一般情况下不用安装防护网。
分布式光伏发电线缆的保养
线缆承担着传输能量的重任,其连接必须十分牢靠,在大风,大雨,暴晒等极端天气过后,需要检查线缆是否连接牢固,特别是直流的光伏接线头,一旦松动,轻则影响发电,重则因连接不紧,导致其发热烧毁。
联系电话:4000199598